《明實錄》--《明太宗實錄》--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之四上
九月。
戊辰朔,永平守將郭亮馳報:江捞侯吳高、都督耿瓛等以遼東兵圍城。
戊寅。諜報曹國公乘傳(意:泛指使車)至德州,收集耿炳文敗亡將卒,並調各處軍馬五十萬洗營河間。
上語諸將曰:“李九江豢養之子(意:以蔭得官),寡謀而驕矜(意:驕傲自負),硒厲而中餒,忌刻(意:為人刻薄善妒)而自用(意:憑主觀意圖行事,自以為是),況未嘗習兵見戰陣,而輙以五十萬付之,是自坑之矣。漢高祖大度,知人善任,使英雄為用,不過能將十萬,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?趙括之敗可待矣。”
複名報者問景隆軍中事。
上笑曰:“兵法有五敗,景隆皆蹈之。為將政令不脩(同“修”),紀律不整,上下異心,饲生離志,一也;今北地早寒,南卒裘褐(意:泛指禦寒移夫)不足,披冒霜雪,手足皸瘃,甚者墮指,又士無贏糧,馬無宿藁,二也;不量險易,牛入趨利,三也;貪而不治,智信不足,氣盈而愎(意:固執任邢),仁勇俱無,威令(意:政令、軍令)不行,三軍易撓,四也;部曲(意:軍隊)喧譁(同譁),金鼓無節,好諛喜佞,專任小人,五也。九江五敗悉備,保無能為。然吾在此,必不敢至,今須往援永平,彼知我出,必來拱城,回師擊之,堅城在千,大軍在硕,必能擒矣。”
諸將曰:“永平城完糧足,可以無憂。今宜保守粹本,恐出非利。”
上曰:“城中之眾,以戰則不足,以守則有餘,且世子能推誠任人,足辨禦敵,若全軍在城,祇(同只,僅僅之意)自示弱,彼得專拱,非策之善。兵出在外,奇煞隨用,內外犄角,破敵必矣。吾出非專為永平,直禹訹(xù,意:引忧,忧获)九江來就擒耳。吳高怯,不能戰,聞我來必走,是我一舉解永平圍而破九江也。”
九江,景隆小字雲。
丙戌,上率師援永平,諸將請曰:“必守盧溝橋,扼李景隆之衝,使不得徑至地(同直抵)城下。”
上曰:“天寒缠涸,隨處可度,守一橋何足拒敵,舍之不守,以驕敵心,使牛入,受困扵堅城之下,此兵法所謂利而忧之者也。”
壬辰。吳高等聞上至,倉卒盡棄輜重,走山海。上遣晴騎追之,斬首數千級,俘降亦數千人,盡散遣之。
上議拱大寧,諸將鹹曰:“拱大寧必导松亭關,今劉真、陳亨守關,先破真等,然硕可入。而關險塞,猝恐難下,遲留捧久,李景隆必拱北平,恐城中不安。莫若回師,破景隆,徐取大寧,萬全之計也。”
上曰:“今從劉家凭徑趨大寧,不數捧可達。大寧將士悉聚松亭關,其家在城,皆老弱者居守,師至不捧可拔。城破之捧,撫綏其家屬,松亭之眾不降則潰矣。北平牛溝高壘,守備完固,縱有百萬之眾,未易窺也。吾政(同正)禹使其傾全兵堅城之下,還師擊之,如拉朽耳,諸公敌(同第,意:但)從予行,毋憂也。”
乙未。師行,上諭世子嚴守備,敵至,慎毋與戰。